2012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正版考试用书增值服务第四次
2012年网上增值服务(4)
答疑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通常简称为“考试用书”或“教材”)中相关内容答疑。
问题1
2012版一级建造师教材第385页三(二)工程竣工报告1.由施工单位编制,在工程完工后提交建设单位;
第389页二、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一)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由建设单位编制。
第400页二(四)质量管理5.工程竣工报告(又称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请问,工程竣工报告或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分别由谁编制?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答:工程竣工报告由总承包单位编制,提交建设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由建设单位编制,提交政府主管部门备案;依据于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而教材第404页5.工程竣工报告(又称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有误。
问题2
2012版实务教材中,1K433000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注册执业管理规定及相关要求中,对城镇道路工程、城市公共广场工程、城市桥梁工程的大中小工程项目的划分中,相应标准怎么跟《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试行)》中的标准不一样??急急。求解。
答:有些差异,应以《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试行)》中的标准为准。
问题3
教材:第305二(一)1.采用初凝时间应大于3h(42.5级普通硅酸盐);材料中规定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请问该处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指的是什么?
答:水泥(浆液或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到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终凝时间指从加水到完全失去塑性的时间;浆液或混凝土有一个搅拌、运输、振捣(填充)的过程,需要有初凝时间;而振捣(填充)后应尽快硬(固)化,以缩短脱模(张拉)时间,需规定终凝时间,以便施工作业。
问题4
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在阅读课本时,发现书中有些内容前后冲突。比如:浇筑水下混凝土导管初次埋深是1m还是0.8m;柔性管道管径是大于0.8m还是0.9m管内设置竖向支撑。以那个为准?理由是什么?谢谢。
答:浇筑水下混凝土导管初次埋深是1m,是CJJ2-2008的规定。柔性管道管径是大于0.8m还是0.9m管内设置竖向支撑在GB50258中没具体规定。工程实践中偏于安全考虑柔性管道管径大于0.8m管内应设置竖向支撑,特别是刚度较小的管道。
问题5
教材:第27页二(一)2.上下层搭接位置宜错开200mm以上;第29页(二)1.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以上。应以那个为准?
答:上下层搭接位置宜错开200mm以上是指摊铺机的摊铺作业;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以上是压路机的压实作业;两者不是一回事。
问题6
教材:第305页,1.采用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42.5级或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32.5级或以上矿渣硅酸盐、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水泥贮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应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是不是终凝时间应不大于6小时?
答:道路基层的水泥要求初凝大于3h和终凝时间大于6h,是道路施工技术要求确定的。
问题7
请详细讲解沥青混合料面层接缝的种类、结构、用途、材料,胀缝和缩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沥青混合料面层接缝的种类接缝没有胀缝和缩缝,水泥混凝土面层接缝在教材第35页有详细叙述。
问题8
教材:第376页倒数第三行,监控量测与施工信息反馈详见1K420143,而1K420143《掌握施工安全检查内容与方法》是介绍了几种安全检查方法,没有与隧道监控量测与施工信息反馈相关的内容。
答:监控量测与施工信息反馈详见1K420153.
问题9
教材:第196页,每次吹扫管道的长度不宜超过500m,2011年版教材是3000m,哪个正确?第196页的倒数第三行,试验压力为设计输气压力的1.5倍,但不得低于0.4MPa,而2011版是0.3MPa,那个正确?
答:吹扫管道的长度不宜超过500m,试验压力为设计输气压力的1.5倍,但不得低于0.4MPa全部依据CJJ33规定。
问题10
今年第389页第一行质量监督机构应在“5个工作日”提交报告,去年还是15工作日,今年习题集也是15个工作日,是规定变了吗
答:5个工作日是建设部第78号令规定的,可查看具体条文。
问题11
您好:请问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第402页(二)1条和5条都有停车场,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谢谢!
答:1条指的是汽车停车场,5条停车场是轨道交通机车停车场;二者有明显区别。
致各位考生朋友:
你们好!首先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会及时与本书编委会沟通,尽快给大家答复。根据本书编委会的意见,有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要向大家说明:
一、考试主管部门规定:凡是教材中内容与相关规范、标准、规定有差异或不同之处,不得选择为考点。
二、凡《市政公用工程复习题集》中与《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中的内容有冲突者,均以《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为准。
三、欢迎广大读者与我们展开互动交流,可将有疑问或需要答疑的内容发邮件到我社建造师客服邮箱,我们会请本书主编在后续的增值服务中作出解答。
我们建造师客服人员的联系方式:
电话:010-58934837
谢谢!
本书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