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教育网
BIM

下载app
首页 > BIM > 考试动态 > 热点资讯

推进装配式产业发展需打造校企合作新模式

    装配式建筑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是传统建筑向产业化转型的新型产业。装配式建筑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人才的缺乏是企业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一大瓶颈。

    2015年底,《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增加了“装配化施工”方向,部分高等职业院校顺势增开,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开始起步。与传统建筑不同,装配式建筑基于新的产业理念,因此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比较高的要求,目前师资、实训、教材等尚无法满足施工企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将企业的产业技术第一时间应用到教学一线,变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面对装配式建筑这一建筑产业的重大变革,无论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还是高职院校,都应积极面向产业需求,灵活创新办学体制,打造“重素质、强技能”的教育管理模式,积极引进和有效利用企业技术、设备、产业经验等资源优势,加强自身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基地建设和学生培养以及教学改革等工作,推进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在学校立岗、在企业办班”,建立稳定的学生实训实习基地,完善校企双向人才流动的机制和合作机制,探索企业文化、“工匠精神”与校园文化融合的路径,构建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逐渐形成“校企对接、产教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产教一体、校企互动”的灵活办学机制,努力满足企业对装配式建筑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就业的需求,实现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共赢。

    针对装配式人才培养,必须充分整合产业资源,调动企业积极性。2016年,青岛理工大学与山东万斯达集团、山东智筑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人才“接力培养”。结合山东省建筑产业现代化教育联盟的平台优势以及企业在产业上的技术优势,形成了由行业参与指导、学校投入建设经费和场地、企业提供设备及技术支持的“行校企”共同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合作模式,对学校来说,加强了专业建设,丰富了教师实践经验,提升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对企业而讲,吸纳了装配式建筑紧缺人才,减少了资金投入,弥补了自身产能和技术研发力量的不足,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员工培训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这种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自然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之路。

    目前,装配式建筑课程体系仍不完善,校企双方在专业课程中引入行业、企业生产技术标准,修订教学内容,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资源,通过线上平台辅助教学,专业教学知识体系得到了及时更新,学生通过企业项目实训,其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培养,由此实现校企双方的双线联动和深度合作。

    在接力培养的运行过程中,青岛理工大学与企业形成了装配式建筑产教融合的“两大模式”。

    一是“顶岗实习与就业结合”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实践技能教学,特别是在毕业实践环节,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独立承担工作任务,通过顶岗实习,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还原全真环境,使学生学习与未来工作岗位实现无缝衔接。在实习过程中充分学习技能技巧,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或协议。

    二是“前校后厂与工学结合”模式。企业入驻学校进行合作办学,校企双方实施资源共享:教师参加培训学习企业先进管理经验;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职业技能课程的设置和整合,企业单位参与育人活动的全过程;学校安排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工学结合,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随班指导,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


BIM等级课程招生立即查看>>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学习资料包免费领取

学习计划攻略考试政策

/模拟题备考精华

一键领取
加入组织一起备考

加入一级建师
备考交流学习

关注公众号
(jianzao1)了解更多

前往建设工程教育网APP查看 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下载APP
已加入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