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房地产估价相关知识
第一章 规划知识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规划、城市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 规划概述
一、规划简介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国土规划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四)区域规划
(五)城乡规划
(六)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城市生态规划
二、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一)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
(二)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三)城市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
第二节 城市规划概述
一、城市规划的含义、作用和任务
(一)城市规划的含义
(二)城市规划的作用
1.城市规划是国家对城市建设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2.城市规划是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3.城市规划形成了城市未来的空间架构
(三)城市规划的任务
二、城市规划体系
(一)城市规划法律体系
1.主干法及配套法规和规章
2.专项法
3.相关法律法规
(二)城市规划行政体系
1.城市规划的编制
2.城市规划的审批
(三)城市规划运作体系
1.城市规划具体编制
2.城市规划实施控制
三、城市规划管理系统
第三节 城市总体规划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
(二)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二、城市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战略的含义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三、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一)城市性质
1.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2.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3.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
4.按城市性质划分城市类型
(二)城市规模
1.确定城市规模的意义
2.确定城市规模的常用方法
3.按城市人口规模划分城市类型
四、城市分区规划
五、城市用地
(一)城市用地分类
(二)城市用地评价
1.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2.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
3.城市用地经济评价
第四节 城市详细规划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1.控制性详细规划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和城市建设的引导
3.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政策的载体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
(四)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关计算规则
1.建筑占地面积
2.总建筑面积
3.建筑高度
二、修建性详细规划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第五节 城市居住区规划
一、居住区及规划布局
二、居住区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一)居住区规划的任务
(二)居住区规划的内容
三、居住区的用地构成和规模
(一)居住区的用地构成
(二)居住区的规模
四、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一)住宅的类型及其特点
(二)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
(三)合理选择住宅类型
五、公共建筑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一)公共建筑的分类
(二)公共建筑定额指标
(三)公共建筑的规划布置
六、居住区道路的规划布置
(一)功能要求
(二)道路分级
(三)居住区道路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七、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
(一)居住区绿地系统的组成
(二)居住区绿地的标准
(三)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原则
八、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
(一)用地平衡表
(二)技术经济指标
1.掌握规划的含义和主要类型;
2.了解规划的作用;
3.掌握城市规划的含义;
4.了解城市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5.了解城市规划法律体系;
6.熟悉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和运作体系;
7.了解城市规划管理系统;
8.熟悉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9.了解城市总体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10.了解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11.熟悉城市分区规划;
12.熟悉城市用地分类;
13.掌握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14.掌握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
15.掌握城市用地经济评价;
16.了解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17.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和控制体系;
18.熟悉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关计算规则;
19.了解修建性详细规划;
20.了解居住区及规划布局;
21.了解居住区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22.熟悉居住区的用地构成和规模;
23.熟悉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24.熟悉公共建筑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25.熟悉居住区道路的规划布置;
26.熟悉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
27.掌握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
第二章 环境知识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环境、景观的概念和环境污染源等基础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 环境概述
一、环境的概念和分类
(一)环境的概念
(二)环境的分类
二、与环境相关的几个概念
(一)景观的概念
(二)生态的概念
(三)生态系统的概念
(四)生态环境的概念
三、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概述
(一)环境质量概述
(二)环境污染概述
1.环境污染的概念
2.环境污染的类型
3.环境污染源
第二节 大气污染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
二、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一)颗粒物污染及其危害
1.颗粒污染物的概念和种类
2.颗粒污染物的危害
(二)气体污染物及其危害
1.硫氧化物及其危害
2.氮氧化物及其危害
3.一氧化碳及其危害
4.碳氢化合物及其危害
三、大气污染源
(一)几种主要大气污染源
1.工业污染源
2.交通污染源
3.生活污染源
(二)大气污染源情况的影响
第三节 环境噪声污染
一、环境噪声污染的概念
二、环境噪声污染的类型和危害
(一)环境噪声的类型
(二)环境噪声污染的危害
三、环境噪声污染源
(一)工业噪声
(二)交通噪声
(三)社会生活噪声
(四)建筑施工噪声
四、环境噪声标准
第四节 水污染
一、水污染的概念
二、水污染物及其危害
三、水污染源
(一)工业污染源
(二)生活污染源
(三)农业污染源
第五节 固体废物污染和辐射污染
一、固体废物污染
(一)固体废物的概念和种类
(二)固体废物的危害
1.城市垃圾及其危害
2.工业固体废物及其危害
二、辐射污染
(一)电磁辐射污染
1.光污染
2.其他电磁辐射污染
(二)放射性辐射污染
1.放射性辐射污染的概念及来源
2.放射性辐射污染的危害
第六节 室内环境污染
一、室内环境污染的概念及严重性
二、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
三、建筑材料的室内环境污染
1.熟悉环境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景观、生态、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概念;
3.熟悉环境质量;
4.掌握环境污染的概念和类型;
5.掌握大气污染的概念;
6.熟悉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7.熟悉大气污染源;
8.了解大气污染源情况的影响
9.掌握环境噪声污染的概念;
10.熟悉环境噪声污染的类型和危害
11.了解水污染的概念;
12.熟悉水污染物及其危害
13.了解固体废物污染;
14.熟悉辐射污染;
15.掌握室内环境污染的概念及来源;
16.熟悉建筑材料的室内环境污染。
第三章 建筑工程知识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建筑识图与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设备、建筑材料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 建筑识图与建筑设计
一、建筑分类
(一)按使用性质分类
1.工业建筑分类
2.民用建筑分类
(二)按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和材料分类
1.砖木结构建筑
2.砖混结构建筑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4.钢结构建筑
(三)按建筑物的层数分类
1.低层建筑
2.多层建筑
3.中高层建筑
4.高层建筑
(四)按建筑物承重受力方式分类
1.墙承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物
2.构架式承重结构的建筑物
3.筒体结构或框架筒体结构的建筑物
4.大空间结构的建筑物
二、建筑识图基础
(一)建筑制图的基本规定
1.图纸幅面规定
2.图标和会签栏
3.比例尺的选用
4.轴线
5.尺寸及单位
6.标高
7.索引号
(二)建筑施工图
1.总平面图
2.建筑平面图
3.建筑立面图
4.建筑剖面图
5.建筑详图
(三)结构施工图
1.基础施工图
2.主体结构施工图
(四)给排水施工图
(五)采暖施工图
(六)通风施工图
(七)电气施工图
三、建筑设计
(一)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1.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
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4.对建筑物美观的要求
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二)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
1.建筑平面设计
2.建筑剖面设计
3.建筑体形和立面设计
(三)建筑设计须考虑的因素
1.建筑的受力因素
2.自然界的影响
3.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
四、建筑等级
(一)建筑物耐久(年限)等级
(二)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三)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级
第二节 建筑构造
一、建筑的组成
(一)单层工业厂房的组成
(二)民用建筑的结构组成
二、地基、基础与地下室
(一)地基
(二)基础
1.条形基础
2.独立基础
3.整体式筏式基础
4.箱形基础
5.桩基础
(三)地下室
1.地下室分类
2.地下室的构成
3.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
三、墙
(一)墙体的类型
(二)墙体的构造
1.砖砌墙体
2.隔墙
3.玻璃幕墙
四、柱、梁、板
五、楼、地面
六、楼梯、电梯
(一)楼梯
1.楼梯的组成
2.楼梯的基本尺寸
(二)电梯与自动扶梯
1.电梯
2.自动扶梯
七、屋顶
(一)屋顶的类型
(二)屋顶的组成
八、门窗
九、变形缝
(一)伸缩缝
(二)沉降缝
(三)防震缝
第三节 建筑设备
一、建筑给水设备
(一)给水系统及其分类
(二)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材料
(三)给水系统的升压设备
(四)消防给水系统
(五)热水供应系统
(六)分质供水系统
二、建筑排水设备
(一)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二)污水的抽升与处理设备
三、建筑采暖设备
(一)常用的采暖方式
(二)采暖系统的类型
(三)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
四、建筑通风与空调设备
(一)通风系统及其分类
(二)空调系统及其分类
五、建筑电气设备
(一)室内低压配电与配线方式
(二)导线选择的一般原则
(三)配电箱、开关、电表及光源的选择
(四)建筑防雷与接地、接零保护
六、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
(一)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含义
(二)住宅小区智能化应用系统的基本配置
(三)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等级
1.一星级
2.二星级
3.三星级
第四节 建筑材料
一、建筑材料的性质
(一)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
1.与质量有关的性质
2.与水有关的性质
3.与温度有关的性质
(二)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质
(三)建筑材料的耐久性
二、钢材、木材和水泥
(一)钢材
1.钢材的分类
2.钢材的化学成分对其性能的影响
3.建筑工程中常用钢材
(二)木材
1.木材的分类
2.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
(三)水泥
1.水泥的种类
2.硅酸盐水泥的硬化
3.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
三、石灰与石膏
(一)石灰
(二)石膏
四、砖与石
(一)砖
1.烧结砖
2.蒸养(压)砖
3.砌块
(二)天然石材
五、混凝土
(一)混凝土材料组成
1.水泥
2.细骨料
3.粗骨料
4.水
(二)普通混凝土的性质
1.和易性
2.普通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质
3.普通混凝土的变形性质
4.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
(三)混凝土外加剂
六、防水材料
(一)防水卷材
(二)防水涂料
(三)建筑密封材料
七、装饰材料
(一)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
1.按化学成分分类
2.按建筑装饰的部位分类
(二)建筑装饰材料使用效果评价
1.装饰效果
2.耐久性
3.经济性
4.环保性
(三)建筑装饰材料的主要种类和用途
(四)建筑物装饰标准及其所用的主要材料
1.多层住宅甲级装修
2.高层住宅甲级装修
3.商场
4.综合楼宇甲级装修
5.别墅甲级装修
考试要求
1.熟悉建筑分类;
2.熟悉建筑识图基础;
3.了解建筑设计;
4.熟悉建筑等级;
5.掌握建筑的组成;
6.掌握地基、基础与地下室;
7.掌握建筑构造;
8.了解建筑给水设备;
9.了解建筑排水设备;
10.了解建筑采暖设备;
11.了解建筑通风与空调设备;
12.了解建筑电气设备;
13.了解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
14.熟悉建筑材料。
第四章 工程造价知识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工程造价及其构成、工程建设定额、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 工程造价及其构成
一、工程造价概述
(一)工程造价的含义
(二)工程造价的特点
(三)工程造价的职能
二、工程项目的划分
(一)建设项目
(二)工程项目
(三)单位工程
(四)分部工程
(五)分项工程
三、工程造价的构成
(一)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的构成
1.设备购置费
2.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
(二)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
1.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内容
2.我国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
(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构成
(四)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
1.预备费
2.建设期贷款利息
第二节 工程量计量
一、工程量的概念
二、工程量计算的作用
三、工程量计算的依据
四、工程量计算的顺序
(一)单位工程计算顺序
1.按施工顺序计算法
2.按“基础定额”和“计价规范”顺序计算法
(二)分部分项工程计算顺序
1.按顺时针方向计算法
2.按“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计算法
3.按图纸分项编号顺序计算法
第三节 工程建设定额
一、工程建设定额的概念
二、工程建设定额的分类
(一)按定额反映的生产要素消耗内容划分
(二)按定额编制的程序和用途划分
(三)按照工程的费用划分
(四)按照专业性质划分
(五)按照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划分
三、工程建设定额的特点
(一)科学性
(二)系统性
(三)统一性
(四)权威性
(五)稳定性与时效性
第四节 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一、工程造价计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工程造价计价的基本原理
(二)工程造价计价的方法
1.工程建设定额计价法
2.工程量清单计价法
(三)定额计价方式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差别
二、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理
(二)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方法
三、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一)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1.建设项目决策
2.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3.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方法
(二)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1.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2.设计方案评价
(三)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1.工程变更
2.工程索赔
3. 工程价款结算
考试要求
1.了解工程造价概述;
2.熟悉工程项目的划分;
3.掌握工程造价的构成;
4.掌握工程量的概念;
5.了解工程量计算的作用;
6.熟悉工程量计算的依据;
7.了解工程量的计算顺序;
8.掌握工程建设定额的概念;
9.熟悉工程建设定额的分类;
10. 了解工程建设定额的特点;
11.掌握工程造价计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2.掌握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理;
13.熟悉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方法;
14.熟悉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第五章 房地产测绘知识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房地产测绘的基本概念、房地产图、房地产面积测算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 房地产测绘概述
一、房地产测绘的内涵
(一)测量学
(二)房地产测绘
二、房地产测绘的特点
(一)测图比例尺大
(二)测绘内容较多
(三)精度要求高
(四)修测、补测及时
三、房地产测量的技术规范
四、房地产测绘的工作程序
(一)房地产测绘由房地产的权利申请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
(二)总体技术设计
(三)房地产测绘产品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
五、房地产测绘的精度要求
(一)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
1.仪器误差
2.观测者的影响
3.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房产面积测量的精度要求
第二节 房地产图
一、地形图
(一)地形图
(二)地形图的阅读
(三)地形图的应用
二、地籍图
1.图幅号、地籍号、坐落
2.单位名称、宗地号、地类号和占地面积
3.界址点、点号、界址线和界址边长
4.宗地内建筑物和构筑物
5.邻宗地宗地号及界址线
6.相邻道路、街巷及名称
三、房产图
(一)房产分幅图
(二)房产分丘图
(三)房产分户图
第三节 房地产面积测算
一、房地产面积测算的概念
二、土地面积量算的概念
三、土地面积量算的基本方法
(一)坐标解析法
(二)实地量距法
(三)图解法
考试要求
1.熟悉房地产测绘的内涵;
2.了解房地产测绘的特点;
3.了解房地产测量的技术规范;
4.了解房地产测绘的工作程序;
5.了解房地产测绘的精度要求;
6.掌握地形图及其应用;
7.掌握地籍图;
8.掌握房产图;
9.了解房地产面积测算。
第六章 经济学知识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经济学中的需求理论、供给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 供求与价格
一、需求与需求的变动
(一)需求、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二)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三)需求规律
(四)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
二、供给与供给的变动
(一)供给、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二)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三)供给规律
(四)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
三、弹性理论
(一)需求弹性
1.理解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要点
2.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范围
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4.需求的点弹性系数
5.需求价格弹性与消费者支出(或销售者收入)之间的关系
6.需求的交叉弹性和需求的收人弹性
(二)供给弹性
1.理解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要点
2.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
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
四、市场均衡
(一)市场均衡的概念
(二)需求、供给的变化对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的影响
第二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效用
二、边际效用分析
(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三、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无差异曲线
(二)边际替代率
(三)预算线
四、消费者均衡
(一)消费者均衡的概念
(二)边际效用分析法
(三)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第三节 供给理论
一、生产理论
(一)生产与生产函数
(二)可变比例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三)等产量曲线分析与投入量的最优组合
1.等产量曲线
2.边际技术替代率
3.等成本线
4.投入量的最优组合
(四)生产规模与规模报酬
(五)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最大收益产量组合
1.生产可能性曲线和边际转换率
2.等收益线与最大收益产量组合
二、成本理论
(一)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
(二)成本分析
1.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2.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3.长期成本分析
4.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四节 市场理论
一、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与产量的决定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涵义
(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四)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二、完全垄断市场上价格与产量的决定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涵义
(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三)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四)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三、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涵义
(二)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
(三)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四)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四、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寡头垄断的涵义
(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三)寡头垄断市场上产量的决定
(四)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的决定
第五节 分配理论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三)边际生产力、边际产值与边际收益产量
(四)平均要素成本、边际要素成本
二、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价格和投入量的决定
(一)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
(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决定
三、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
(一)工资理论
1.工资的性质与种类
2.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二)利息理论
1.对资本的需求
2.资本的供给
3.市场利息率的决定
(三)地租理论
(四)利润理论
1.正常利润
2.超额利润
四、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衡量
(一)洛伦茨曲线
(二)基尼系数
第六节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一、市场失灵
(一)垄断
(二)外部效应
(三)公共物品
(四)信息不完全
二、微观经济政策
(一)针对垄断的经济政策
(二)针对外部性的经济政策
(三)公共产品政策
第七节 宏观经济学概述
一、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几个总量
1.国内生产总值(GDP)
2.国民生产总值(GNP)
3.国内生产净值(NDP)
4.国民收入(NI)
5.个人收入(PI)
6.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二)国民收入核算的几种基本方法
1.用收入法核算GDP
2.用支出法核算GDP
二、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总需求(AD)
(二)总供给(AS)
(三)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三、消费、投资与乘数理论
(一)消费函数
(二)投资函数
(三)乘数理论
四、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充分就业
(二)价格稳定
(三)经济增长
(四)国际收支平衡
五、宏观经济政策
(一)财政政策
(二)货币政策
考试要求
1.掌握需求与需求的变动;
2.掌握供给与供给的变动;
3.掌握弹性理论;
4.熟悉市场均衡;
5.掌握消费者行为理论;
6.熟悉生产与生产函数;
7.掌握可变比例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8.掌握等量曲线分析与投入量的最优组合;
9.熟悉生产规模与规模报酬;
10.掌握生产可行性曲线与最大收益产量组合;
11.掌握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
12.熟悉成本分析;
13.熟悉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与产量的决定;
14.了解完全垄断市场上价格与产量的决定;
15.了解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16.了解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17.熟悉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18.了解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价格和投入量的决定;
19.熟悉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
20.了解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衡量;
21.熟悉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22.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几个总量;
23.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几种基本方法;
24.了解总需求与总供给;
25.掌握消费、投资与乘数理论;
26.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7.掌握宏观经济政策。
第七章 金融知识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金融的基本概念,金融工具的特征、种类以及几种主要的金融工具,货币体系和货币政策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 金融概述
一、金融的概念
二、货币
三、信用
(一)信用的概念
(二)信用形式
1.商业信用
2.银行信用
3.国家信用
4.消费信用
5.民间信用
四、金融活动
(一)直接融资
(二)间接融资
五、金融工具
(一)金融工具的一般特征
(二)金融工具的种类
(三)几种主要的金融工具
1.本票
2.汇票
3.支票
4.信用卡
5.银行券
6.大额可转让存单
7.债券和股票
第二节 金融体系
一、金融体系概述
(一)金融体系的概念
(二)我国的金融体系
二、中央银行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1.发行的银行
2.银行的银行
3.国家的银行
三、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1.充当信用中介
2.变货币收人为货币资本
3.充当支付中介
4.创造派生存款和信用流通工具
(三)商业银行的类型和组织
1.商业银行的类型
2.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
3.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
四、政策性银行
(一)政策性银行的特征
(二)政策性银行的种类
五、非银行金融机构
(一)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二)主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三)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六、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第三节 货币体系与货币政策
一、货币供给层次
二、中国的货币体系
(一)货币的发行
(二)货币的流通
(三)货币流通的管理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和类型
(二)通货膨胀的的调控
(三)通货紧缩的含义
(四)抑制通货紧缩的对策
四、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工具
(一)货币政策目标
1.终极目标
2.中间目标
(二)货币政策工具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3.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
第四节 金融业务
一、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一)银行结算帐户的开立和使用
1.基本存款账户
2.一般存款账户
3.专用存款账户
4.临时存款账户
(二)存款业务
1.对公存款业务
2.储蓄存款业务
(三)利息和利率
二、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一)贷款的种类
(二)贷款的期限
(三)贷款程序
(四)贷款的审查
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一)结算类中间业务
(二)担保型中间业务
(三)融资型中间业务
1.融资租赁业务
2.融资租赁的特征
3.融资租赁的形式
(四)管理型中间业务
(五)衍生金融工具业务
(六)其他中间业务
四、金融信托投资业务
(一)信托的职能
(二)信托的性质
1.财产所有权的转移性
2.财产核算的他主性
3.收益分配的实绩性
(三)我国信托业务的范围
第五节 金融市场
一、金融市场的含义、要素和分类
(一)金融市场的含义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1.金融市场交易的主体(参与者)
2.金融市场交易的客体(货币资金)
3.金融市场交易的媒介(金融工具,亦称为金融性商品)
4.金融市场交易的价格(利息率)
5.金融市场交易的管理、组织形式与交易方式
(三)金融市场的分类
二、短期资金市场
(一)短期资金市场的含义和特点
(二)短期资金市场的构成
1.同业拆借市场
2.票据市场
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单市场
4.短期债券市场
5.购回协议市场
三、长期资金市场
四、外汇市场
(一)外汇市场的含义
(二)外汇市场的作用
(三)外汇市场的参与者
(四)外汇市场上外汇交易方式
(五)我国的外汇市场
五、黄金市场
第六节 房地产金融
一、房地产金融的概念
二、房地产金融的分类
(一)政策性房地产金融和自营性房地产金融
(二)直接房地产金融和间接房地产金融
(三)信用放款和担保放款
(四)银行的房地产金融业务
三、房地产金融的特点
(一)集中性
(二)资金周转期长
(三)资金运动固定性
(四)资金增值性
(五)风险性
考试要求
1.掌握金融的概念;
2.了解货币;
3.掌握信用;
4.熟悉金融活动;
5.熟悉金融工具;
6.了解金融体系概述;
7.熟悉中央银行;
8.熟悉商业银行;
9.了解政策性银行;
10.熟悉非银行金融机构;
11.了解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12.了解货币供给层次;
13.了解中国的货币体系;
14.掌握通货膨胀;
15.掌握通货紧缩;
16.掌握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工具;
17.熟悉金融业务;
18.熟悉金融市场的含义;
19.熟悉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20.掌握金融市场的分类;
21.熟悉短期资金市场;
22.熟悉长期资金市场;
23. 熟悉外汇市场;
24.了解黄金市场;
25. 掌握房地产金融。
第八章 证券知识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证券、股票、债券、投资基金证券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 证券
一、证券的分类
二、证券的一般特征
(一)证券是一种可以依法买卖的特殊商品
(二)证券是一种虚拟资本
三、证券市场
第二节 股票
一、股票的含义
二、股票的基本分类
(一)普通股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二)优先股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三)普通股票按投资主体的分类和特种股票
三、股票应载明的内容
四、股票的基本特征
(一)盈利性
(二)风险性
(三)稳定性
(四)流通性
(五)决策参与性
(六)价格的波动性
五、股票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一)股票与股份、股份制
1.股票与股份
2.股票与股份制
(二)股票与认股权证、股单
1.股票与认股权证
2.股票与股单
(三)股票与公司债券
第三节 债券
一、债券的概念和特征
(一)债券的概念
1.债券的票面价值
2.债券的价格
3.债券的利率
4.债券的偿还期限
5.其他
(二)债券的特征
二、债券的分类
(一)按发行主体分类
(二)按期限长短分类
(三)按利息支付方式分类
(四)按发行方式分类
(五)按有无抵押担保分类
(六)按是否记名分类
第四节 投资基金证券
一、投资基金与投资基金证券概念
二、投资基金证券与股票、债券的区别
(一)发行的主体不同,体现的权利关系不同
(二)运行机制不同,投资人的经营管理权不同
(三)风险和收益不同
(四)存续时间不同
三、投资基金类别
(一)契约型和公司型
(二)封闭型和开放型
(三)固定型和管理型
(四)单位型和追加型
(五)股权式基金和有价证券基金
(六)本币基金和外币基金
四、投资基金的特点
考试要求
1.熟悉证券的分类;
2.熟悉证券的一般特征;
3.了解证券市场;
4.掌握股票的含义;
5.熟悉股票的基本分类;
6.了解股票应载明的内容;
7.掌握股票的基本特征;
8.掌握股票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9.熟悉债券的概念和特征;
10.熟悉债券的分类;
11.掌握投资基金、投资基金证券概念
12.掌握投资基金证券与股票、债券的区别;
13.掌握投资基金类别;
14.掌握投资基金的特点。
第九章 保险知识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保险基本概念、保险的形成条件、保险的职能、保险合同、保险公司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 保险概述
一、保险的概念
二、保险形成的条件
(一)可保危险的存在
(二)多个经济单位的结合
(三)随机事件的科学化
三、保险的职能
(一)保险的基本职能
1.分散危险
2.组织经济补偿
(二)保险的派生职能
1.融通资金
2.防灾防损
3.分配
四、保险的种类
(一)商业保险、社会保险与政策保险
1.商业保险
2.社会保险
3.政策保险
(二)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与人身保险
1.财产保险
2.责任保险
3.信用保证保险
4.人身保险
(三)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
1.自愿保险
2.强制保险
(四)定值保险与不定值保险
1.定值保险
2.不定值保险
(五)单一危险保险与综合危险保险
1.单一危险保险
2.综合危险保险
五、保险的基本原则
(一)最大诚信原则
(二)保险利益原则
(三)近因原则
(四)损失补偿原则
六、保险合同
(一)保险合同的概念
(二)保险合同的主体
1.保险合同的当事人
2.保险合同的关系人
3. 保险合同的辅助人
(三)保险合同的客体
(四)保险金额与保险费
(五)保险合同的其他事项
(六)保险合同的订立、变更与终止
第二节 保险公司
一、保险公司的概念和组织形式
(一)保险公司的概念
(二)我国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
二、保险公司设立的条件
三、保险的业务范围
四、保险经营规则
五、保险业监管
(一)保险业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1.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需要
2.保险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3.维护社会安定的需要
4.国际交往的需要
(一)保险业监管的内容
第三节 房地产保险
一、财产保险
(一)企业财产保险
(二)城乡居民房屋保险
(三)建筑工程一切险
二、责任保险
(一)产品责任险
(二)职业责任保险
三、信用保证保险
(一)信用保险
(二)保证保险
1.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保险
2.贷款购房保证保险
四、人身保险
(一)建筑工程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二)安居定期保险
考试要求
1.掌握保险的概念;
2.了解保险形成的条件;
3.掌握保险的职能;
4.掌握保险的种类;
5.熟悉保险的基本原则;
6.熟悉保险合同;
7.了解保险公司;
8.熟悉房地产保险。
第十章 统计知识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综合指标、时间序列、动态趋势与波动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 统计概述
一、统计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二)标志、变量和指标
1.标志
2.变量
3.指标
二、统计数据的收集
(一)调查对象、单位、项目以及报告单位
(二)收集数据的方法
(三)收集数据的形式
三、统计资料的整理
(一)统计资料的审核和手工整理技术
(二)统计分组
第二节 综合指标
一、绝对指标
(一)时期指标
(二)时点指标
二、相对指标
(一)结构相对指标
(二)强度相对指标
(三)比较相对指标
(四)比例相对指标
(五)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六)动态相对指标
三、平均指标
(一)算术平均数
1.简单算术平均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
(二)调和平均数
1.简单调和平均数
2.加权调和平均数
(三)几何平均数
1.简单几何平均数
2.加权几何平均数
(四)中位数
(五)众数
四、变异指标
(一)全距
(二)平均值
(三)标准差
(四)变异系数
第三节 时间序列
一、水平指标
(一)发展水平
(二)序时平均数
1.绝对指标的序时平均数
2.相对指标的序时平均数
二、速度指标
(一)发展速度
1.定基发展速度
2.环比发展速度
(二)增长速度
三、平均发展速度
第四节 动态序列的分解与测定
一、动态序列的分解
(一)长期趋势
(二)季节 变动
(三)循环波动
(四)不规则波动
二、动态序列的分解模型
(一)乘法模型
(二)加法模型
三、长期趋势的测定
(一)扩大时距法
(二)移动平均法
(三)最小二乘法
四、季节 变动的测定
考试要求
1.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
2.熟悉统计数据的搜集;
3.掌握绝对指标;
4.掌握相对指标;
5.掌握平均指标;
6.掌握变异指标;
7.熟悉水平指标;
8.掌握速度指标;
9.熟悉平均发展速度;
10.了解动态序列的分解;
11.了解动态序列的分解模型;
12.熟悉长期趋势的测定;
13.了解季节 变动的测定。
第十一章 会计知识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会计基本概念、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会计基本核算方法、会计报表等基础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涵义、目标及基本职能
(一)会计的涵义
(二)会计的目标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
二、我国会计法规体系
(一)会计法
(二)会计核算制度——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1.会计准则
2.会计制度
第二节 会计假设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一、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相关性原则
(三)可比性原则
(四)一贯性原则
(五)及时性原则
(六)明晰性原则
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二)配比原则
(三)历史成本原则
(四)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三、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一)谨慎原则
(二)重要性原则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第四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一、资产
二、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四、收入
五、费用
六、利润
七、会计恒等式
(一)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数量关系
(二)收入、费用与利润的数量关系
(三)六大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会计基本核算方法
一、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
二、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及应用
三、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一)设置会计科目
(二)复式记账
(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四)登记账簿
(五)成本计算
(六)财产清查
(七)编制会计报表
第六节 会计报表的意义和编制要求
一、会计报表的意义和作用
二、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一)内容完整,数字真实
(二)计算准确,报送及时
三、会计报表的种类
(一)按照报表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二)按照报表编制和报送的时间分类
(三)按照报表编制的单位分类
四、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一)资产负债表
(二)损益表
五、现金流量表
六、财务分析
(一)财务分析的目的
1.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2.评价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
3. 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
4.评价企业的发展趋势
(二)财务分析的程序
1.确定财务分析的范围,搜集有关的资料
2.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做出评价
3.进行因素分析,抓住主要矛盾
4.为做出经济决策,提供各种建议
(三)偿债能力分析
(四)营运能力分析
(五)盈利能力分析
(六)企业财务状况的趋势分析
1.比较财务报表
2.比较百分比财务报表
3.比较财务比率
4.图解法
考试要求
1.掌握会计的涵义、目标及基本职能;
2.了解我国会计法规体系;
3.掌握会计假设;
4.熟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5.掌握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6.了解会计基本核算方法;
7.熟悉会计报表的意义和作用;
8.熟悉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9.熟悉会计报表的种类;
10.熟悉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编制方法;
11.熟悉现金流量表;
12. 了解财务分析的目的;
13.了解财务分析的程序;
14.掌握偿债能力分析;
15.掌握营运能力分析;
16.掌握盈利能力分析;
17.熟悉企业财务状况的趋势分析。
第十二章 法律知识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法的概说、民法、合同法、物权与债权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 法的概说
一、法的概念
二、中国现行法津制度体系
(一)宪法
(二)法律
(三)行政法规
(四)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五)行政规章
三、法的分类
第二节 民法
一、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一)民法的概念
(二)中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2.诚实信用原则
3.公序良俗原则
4.自愿原则
5.禁止滥用权利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民事权利
1.民事权利的概念
2.民事权利的分类
3.民事权利的保护
(四)民事义务
1.民事义务的概念
2.民事义务的分类
三、自然人、法人和合伙
(一)自然人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3.监护
4.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一)法人
(三)合伙
四、民事法律行为
五、代理
(一)代理的概念
(二)代理的分类
1.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2.本代理和复代理
3.单独代理和共同代理
4.民法上的代理和诉讼法上的代理
(三)代理关系
(四)代理权和代理行为
六、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二)诉讼时效期间
(三)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与延长
七、民事责任
第三节 合同法
一、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二)合同法的概念和特征
(三)合同的分类
1.典型合同与非典型合同
2.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3.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4.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5.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6.主合同与从合同
二、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的内容
(二)合同的形式
(三)合同的订立程序
1.要约
2.承诺
三、合同的效力
四、合同的履行
五、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六、违约责任
(一)违约的形式
(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第四节 物权与债权
一、物的种类
(一)动产和不动产
(二)流通物和限制流通物
(三)主物和从物
(四)原物和孳息
(五)特定物和不特定物
(六)替代物和不可替代物
二、物权概述
(一)物权的概念
(二)物权的分类
(三)物权的效力
(四)物权的特征
三、所有权
(一)所有权的一般原理
(二)共有
(三)不动产所有权
(四)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四、用益物权
(一)用益物权概述
(二)用益物权的分类
五、担保物权
(一)担保物权概述
(二)担保物权的分类
六、物权与债权的区别
考试要求
1.熟悉法的概说;
2.熟悉民法的概念;
3.了解中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4.熟悉民事法律关系;
5.熟悉自然人、法人和合伙;
6.熟悉民事法律行为;
7.掌握代理;
8.掌握诉讼时效;
9.掌握合同法概述;
10.熟悉合同的订立;
11.掌握合同的效力;
12.熟悉合同的履行;
13.熟悉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14.掌握违约责任;
15.掌握物的种类;
16.掌握物权概述;
17.掌握所有权;
18.掌握用益物权;
19.掌握担保物权;
20.掌握物权与债权的区别。
第十三章 拍卖知识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拍卖的涵义和原则、拍卖标的、报价方式和类型、拍卖原则、拍卖实务、强制拍卖、房地产拍卖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 拍卖概述
一、拍卖的涵义和原则
(一)拍卖的概念
(二)拍卖的特征
1.拍卖与普通商品交易的区别
2.拍卖与招标投标的区别
(三)拍卖的基本原则
1.公开原则
2.公平原则
3.公正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二、拍卖标的、报价方式及类型
(一)拍卖标的
(二)拍卖的报价方式
1.增价拍卖
2.减价拍卖
(三)拍卖活动的类型
1.强制拍卖和任意拍卖
2.动产拍卖和不动产拍卖
3.有保留价拍卖和无保留价拍卖
4.一次性拍卖和再拍卖
第二节 拍卖规则
一、价高者得规则
(一)价高者得规则的含义
(二)价高者得的效力范围
二、保留价规则
(一)保留价规则的含义
(二)保留价的确定、保密、公开与更改
1.保留价的确定
2.保留价的保密与公开
3.保留价的更改
4. 保留价的效力范围
三、瑕疵请求规则
(一)瑕疵请求权的含义
(二)瑕疵请求权规则的原理
(三)瑕疵请求权的障碍
(四)瑕疵请求规则的效力范围
1.谁知晓,谁负责
2. 拍卖人先行负责
四、禁止参与竞买规则
(一)禁止参与竞买规则的内涵
1.禁止拍卖人参与竞买
2.禁止委托人参与竞买
(二)禁止参与规则的效力范围
1.禁止拍卖人参与竞买
三、禁些委托人参与竞买的效力范围
第三节 拍卖实务
一、拍卖委托
(一)委托人分类
(二)拍卖委托方式及程序
1.任意拍卖委托程序
2.法定拍卖委托程序
(三)委托拍卖合同
1.委托拍卖合同的内容
2.委托拍卖合同的洽谈
二、拍卖公告与展示
(一)拍卖公告及发布
1.拍卖公告发布的时间
2.拍卖公告发布媒介
(二)拍卖公告的内容
(三)拍品展示
1.拍品展示及其展示方式
2.拍卖图录与媒体宣传
3.拍卖资料及查看条件
三、拍卖的佣金、价款结算与标的交割
(一)佣金与价款的结算
(二)拍卖标的的交割
第四节 强制拍卖
一、强制拍卖的概念、特点和原则
(一)强制拍卖的概念
(二)强制拍卖的特点
(三)强制拍卖的基本原则
1.法院处置权限定原则
2.法院主导拍卖程序原则
二、强制拍卖的主体、标的和依据
(一)强制拍卖的主体
(二)强制拍卖的标的
1.强制拍卖标的的构成要件
2.强制拍卖标的的限制
(三)强制拍卖的法律依据
三、强制拍卖的程序
(一)价格评估
(二)作出强制拍卖的决定
(三)确定和委托拍卖机构
(四)发布公告与展示标的
(五)确定拍卖保留价
(六)举行拍卖会
(七)确认拍卖结果
四、强制拍卖的注意事项
(一)关于强制拍卖标的物上设有担保物权
(二)关于中止拍卖、撤销拍卖委托
第五节 房地产拍卖
一、房地产拍卖及特征
(一)房地产拍卖含义
(二)房地产拍卖特征
1.房地产拍卖数量多,价值高
2.房地产拍卖法律性强
3.拍卖结束后续工作多
(三)房地产拍卖业务的主要来源
二、房地产拍卖的条件
(一)房地产拍卖标的应具备的条件
(二)房地产拍卖竞买人条件
三、房地产拍卖的程序
(一)接受拍卖委托
(二)拍卖房地产标的调查与确认
(三)接受委托、签订委托拍卖合同
(四)房地产估价及拍卖保留价确定
1.房地产估价
2.拍卖保留价和起拍价确定
(五)发布拍卖公告,组织接待竞买人
(六)现场拍卖阶段
(七)产权过户
四、房地产拍卖的注意事项
(一)不同权属状况拍卖标的的审查与前期处理
(二)房地产拍卖价格的评估
(三)房地产拍卖登记及相关费用、税费
1.房地产拍卖登记需提交资料
2.应缴费用和相关税费
(四)在建工程拍卖应注意事项
1.应详细核查项目状况
2.在建工程拍卖需要申请和审核
3.拍卖成交后的手续处理
(五)建成在售房地产拍卖应注意事项
(六)破产企业房地产拍卖应注意事项
(七)有瑕疵房地产拍卖的操作
考试要求
1.掌握拍卖的涵义和原则;
2.掌握拍卖标的、报价方式及类型;
3.熟悉价高者得规则;
4.熟悉保留价规则;
5.熟悉瑕疵请求规则;
6.熟悉禁止参与竞买规则;
7.熟悉拍卖委托;
8.了解拍卖公告与展示;
9.了解拍卖的佣金、价款结算与标的交割;
10.熟悉强制拍卖的概念、特点和原则;
11.熟悉强制拍卖的主体、标的和依据;
12.熟悉强制拍卖的程序;
13.了解强制拍卖的注意事项;
14.掌握房地产拍卖及特征;
15.掌握房地产拍卖的条件;
16.掌握房地产拍卖的程序;
17.掌握房地产拍卖的注意事项。
建设工程教育网2023年房地产估价师考试新课已上线,网校总结多年成功辅导经验,从学员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房地产估价师考试命题规律、重点、难点,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针对不同学员开设超值精品班、高效实验班、尊享无忧班三大班次立即查看>
扫码进入小程序
每日刷题打卡
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