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构成计控总结2006(二)
基本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是指在初步设计及概算内难以预料的工程费用,内容包括:
1.在批准的初步设计范围内,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所增加的工程费用;设计变更,局部地基处理等增加的费用。
2.一般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预防自然灾害所采取的措施费用。实行工程保险的工程项目费用应适当降低。
3.竣工验收时为鉴定工程质量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挖掘和修复费用。
其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预备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率
基本预备费率的取值应执行国家及部门的有关规定。
涨价预备费
涨价预备费是指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内由于价格等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预测预留费用。费用内容包括:人工、设备、材料、施工机械的价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调整,利率、汇率调整等增加的费用。
涨价预备费的测算方法,一般根据国家规定的投资综合价格指数,按估算年份价格水平的投资为基数,采用复利方法计算。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单位和个人(不含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征收的税种,简称投资方向调节税。
1.税率
投资方向调节税的税率,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经济规模实行差别税率,分0%、5%、10%、15%、30%五个档次。其中
(1)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四档次税率,即0%、5%、15%、30%.
①0%税率 国家急需发展的项目,如农业、林业、水利、能源、交通、通讯、原材料、科教、地质勘探、矿山开采等基础产业和薄弱环节;为配合房改,城乡个人修建、购买住宅的投资。
②5%税率 钢铁、化工、石油、水泥等重要原材料项目;重要机械、电子、轻工业和新型建材项目;单位修建、购买一般性住宅投资。
③30%税率 公款修建、购买高标准独门独院、别墅式住宅;楼堂馆所以及国家严格限制发展的项目。
④15%税率 不属于以上三类的其他项目。
(2)更新改造项目按两档税率,即0%、10%.
①0%税率 国家急需发展的项目;单纯工艺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
②10%税率 不属于上述的其他项目。
2.计税依据
投资方向调节税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际完成投资额为计税依据。实际完成投资包括: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预备费。但更新改造项目是以建筑工程实际完成的投资额为计税依据。
按物质消耗工程建设定额分类
工程建设定额分为劳动消耗定额、机械消耗定额和材料消耗三种。
1.劳动消耗定额 简称劳动定额,是完成一定的合格产品规定活劳动消耗的数量标准。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时间定额,但同时也表现为产量定额。
2.机械消耗定额 又称机械台班定额,是指为完成一定合格产品所规定的施工机械消耗的数量标准。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机械时间定额,但同时也以产量定额表现。
3.材料消耗定额 简称材料定额,是指完成一定合格产品所需消耗材料的数量标准。材料是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燃料以及水、电等动力资源的统称。材料消耗定额,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材料的合理调配和使用。
按定额编制程序和用途工程建设定额分类
工程建设定额可分为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等五种。
1.施工定额,是施工企业在企业内部组织生产和加强管理所使用的定额。它由劳动定额、机械定额和材料定额3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是编制计算预算定额中劳动、机械、材料消耗数量标准的重要依据。
2.预算定额,是在编制施工图预算时,计算工程造价和计算工程中人工、机械台班、材料需要量使用的定额。预算定额是一种计价性的定额,是概算定额的编制基础。
3.概算定额,是编制扩大初步设计概算时,计算和确定工程概算造价,计算人工、机械台班、材料需要量时所采用的定额。它的项目划分粗细,与扩大初步设计的深度相适应,是预算定额的综合扩大。
4.概算指标,是初步设计阶段编制工程概算,计算和确定工程概算造价,计算人工、机械台班、材料需要量时所采用的定额。它是在概算定额和预算定额的基础上编制的,比概算定额更加综合扩大。概算指标是控制项目投资的有效工具,是计划工作的依据和参考。
5.投资估算指标,是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计算投资需要量时使用的定额。它的概略程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相适应。往往以独立的单项工程或完整的工程项目为计算对象。投资估算指标根据历史的预、决算资料和价格变动等资料编制,但其编制基础仍然是预算定额、概算定额。
工程建设定额特点
1.科学性特点
工程建设定额具有科学性,首先是指工程建设定额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反映出工程建设中生产消费的客观规律;其次是指工程建设定额管理在理论、方法和手段上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2.系统性特点
工程建设多种类、多层次,构成了庞大的实体系统,这就决定工程建设定额的系统性,由多种定额组成的有机整体,结构复杂,层次分明,目标明确。
3.统一性特点
工程建设定额的统一性按照影响力和执行范围来看,有全国统一、地区统一、行业统一定额,按照定额的制定、颁布和贯彻使用来看,有统一的程序、原则、要求和用途。
4.权威性特点
工程建设定额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经济法规性质,具备权威性。其权威性的客观基础是定额的科学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定额的权威性有相对弱化的倾向。
5.稳定性、时效性
工程建设定额是一定时期技术发展和管理水平的反映,在一段时间内,一般为5~10年,表现出稳定性。但定额的稳定是相对的,当时效已过,便需要重新编制或修订。
施工过程及其分类
1.施工过程的含义
施工过程就是在建设工地范围内所进行的生产过程,目的是建造、恢复、改建、移动或拆除工业、民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就是工程建设的生产过程。
2.施工过程的分类
目的是通过对施工过程的组成部分进行分解,并按其不同的劳动分工、工艺特点、复杂程序,来区别和认识施工过程的性质和包含的全部内容。可采用不同的现场观察方法,研究和确定工时消耗和材料消耗的特点,为调整和修订定额服务。
施工过程可根据需要分为以下四类:
(1)按施工过程的性质,分为建筑过程、安装过程行)。
(2)按施工过程的完成方法,分为手工操作过程、机械化过程和机手并动过程。
(3)按施工工程劳动分工的特点,分为个人完成过程、小组完成过程和工作队完成过程。
(4)按施工过程组织的复杂程度,分为工序过程、工作过程和综合过程。
工序是组织上分不开和技术上相同的施工过程,特点是工人编制、工作地点、施工工具和材料均不发生变化。工序可以由一个人完成,也可以由小组或施工队内的几名工人协同完成,可以由手动完成。工序是用计时观察法编制施工定额的主要研究对象。
施工过程的工序或其组成部分,如果以同样次序不断重复,并且每经一次重复都可以产出同一种产品,则称为循环的施工过程。反之,若施工过程的工序或其组成部分不是以同样的次序重复,或者生产的产品各不相同,则称这种施工过程为非循环的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的研究常采用模型分析的方法。模型可分为实物模型、图式模型和数学模型三种。其中图式模型是常用的基本方法。
工作时间分类
研究施工中的工作时间,最主要的目的是确定施工的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对工作时间按其消耗性质进行分类,以便研究工时消耗的数量及其特点。
工作时间,指的是工作班延续时间。对工作时间消耗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系统进行。即工人工作时间的消耗和机器工作时间的消耗。
1.工人工作时间消耗的分类
2.机械工作时间消耗的分类
十四、测定时间消耗的基本方法
计时观察法是研究工作时间消耗的一种技术测定方法。它以研究工时消耗为对象,以观察测时为手段,通过密集抽样和粗放抽样等技术进行直接的时间研究。
1.计时观察法的用途
(1)取得编制施工的劳动定额和机械定额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和技术根据。
(2)研究先进工作法和先进技术操作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具体影响,并应用和推广先进工作和先进技术操作。
(3)研究减少工时消耗的潜力。
(4)研究定额执行情况。
计时观察法的特点是能够把现场工时消耗情况和施工组织技术条件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计时观察法的局限性是人的因素考虑不够。
2.计时观察法的方法
计时观察法的内容和要求是对施工过程进行观察、测量,计算实物和劳务量,记录施工过程所处的施工条件和确定影响工时消耗的因素。采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测时法
测时法主要适用于测定那些定时重复的循环工作的工时消耗,是精确度比较高的一种计时观察法。有选择法和接续法两种。测时法记录时间的精确度较高,一般可达到0.2~15s.
(2)写实记录法
写实记录法是一种研究各种性质的工作时间消耗的方法,可获得分析工作时间消耗的全部资料,精确度能达到0.5~1min.按记录时间的方法不同分为数shi法、图示法和混合法三种。
①数示法 精确度较高,可以同时对两个工人进行观察,资料记录在专门数示法写实记录表中。
②图示法 可以同时对三个以内的工人进行观察,资料记入图示法写实记录表中。
③混合法 可以同时对三个以上的工人进行观察,资料的表格仍采用图示法写实记录表。
(3)工作日写实法
工作日写实法是一种研究整个工作班内的各种工时消耗的方法。运用工作日写实法的两个目的:首先是取得编制定额的基础资料;其次是检查定额的执行情况。
工作日写实结果填入工作日写实结果表中,多次观察的结果汇总在各工作日写实汇总表中。
工作日写实法和以上两种方法比较,具有技术简便、费力不多、应用面广和资料全面等优点,是我国定额编制时应用较广的方法。
确定人工定额消耗量的方法
1.分析基础资料,拟定编制方案
(1)影响工时消耗因素的确定,有技术因素和组织因素的两种。
(2)计时观察资料的整理。对整个观察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和整理,方法大多是采用平均修正法。
(3)日常积累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4)拟定定额的编制方案。
2.确定正常的施工条件
拟定施工的正常条件包括拟定工作地点的组织、拟定工作组成、拟定施工人员编制等三个方面。
3.确定人工定额消耗量的方法
人工定额的两种表现形式是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两者互为倒数关系。
时间定额是在拟定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不为避免中断时间、准备与结束的工作时间,以及休息时间的基础上制定的。其中基本工作时间耗时最多,一般根据计时观察资料确定,其做法是先确定工作过程每一组成部分的工时消耗,再综合出工作过程的工时消耗。
利用工时规范计算时间定额公式如下:
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时间%)
定额作业时间=工序作业时间/(1-规范时间%)
确定材料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1.材料消耗性质
2.确定材料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确定材料净用量定额和材料损耗定额的计算数据,是通过下列四种方法获得的。
(1)现场技术测定法
主要是编制材料损耗定额。也可以提供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的参考数据。其优点是能通过现场观察、测定,取得产品产量和材料消耗的情况,为编制材料定额提供技术根据。
(2)实验室试验法
主要是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通过试验,能够对材料的结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以及按强度等级控制的混凝土、砂浆配比作出科学的结论,给编制材料消耗定额提供出有技术根据的、比较精确的计算数据。
(3)现场统计法
是通过对现场进料、用料的大量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获得材料消耗的数据。这种方法由于不能分清材料消耗的性质,因而不能作为确定材料净用量定额和材料损耗定额的依据。
(4)理论计算法
是运用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消耗定额,例如,砌砖工程中每立方米砖墙砖的净用量一般都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企业定额及其编制原则
企业定额及其编制原则又称为施工定额。它是建筑安装工人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劳动、机械、材料消耗的数量标准。施工定额应反映企业的施工、装备和管理水平,作为考核建筑安装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管理水平的标尺和确定工程成本、投标报价的依据。
企业定额编制原则为:适应清单计价规范;真实、平均先进;简明适用;时效性和相对稳定;独立自主;以专为主,专群结合。
企业定额编制方法为:定额修正法;经验统计法;现场观察测定法;理论计算法。
预算定额及其作用和用途。
预算定额是规定消耗在单位的工程基本构造要素上的劳动力、材料和机械的数量标准,是计算建筑安装产品价格的基础。
所谓工程基本构造要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分项工程和结构构件。预期定额按工程基本构造要素规定劳动力、材料和机械的消耗数量,以满足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的要求。
预算定额的作用和用途。
1.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和控制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基础。
2.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3.预算定额是施工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依据。
4.预算定额是编制标底、投标报价的基础。
5.预算定额是编制概算定额的基础。
6. 预算定额是工程结算的依据。
预算定额及其编制方法
1.预算定额的编制步骤
预算定额的编制,大致可分为准备工作、收集资料、编制定额、报批和修改稿整理五个阶段。
2.预算定额的编制方法
(1)确定预算定额的计量单位
主要是根据分部分项工程的形体和结构构件特征及其变化确定。预算定额的计量单位具有综合的性质,所选择的计量单位要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规定并确切反映定额项目所包含的工作内容。
预算定额的计量按公制或自然计量单位确定。如混凝土工程选用立方米为计量单位,屋面工程选用平方米为计量单位等等。
预算定额中各项人工、机械和材料的计量单位选择,相对比较固定。人工和机械按“工日”、“台班”计量;各种材料的计量单位应与产品计量单位一致。
预算定额中的小数位数的取定,主要决定于定额的计算单位和精确度的要求。
(2)按典型设计图纸和资料计算工程数量
计算工程量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分别计算典型设计图纸所包括的施工过程的工程量,以便在编制预算定额时,有可能利用施工定额或劳动定额的劳动、机械和材料消耗指标确定预算定额所含工序的消耗量。
3.人工工日消耗量的计算方法
人工的工日数可以有两种方法选择。一种以施工定额的劳动定额为基础确定;一种是采用计时观察法测定。
(1)以劳动定额为基础计算人工工日数的方法
基本工 指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技术工种用工。按技术工种相应劳动定额工时定额计算,以不同工种列出定额工日。
其他工 包括辅助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
辅助工 指技术工种劳动定额内不包括在预算定额规定水平运距的部分。
超运距用工 指预算定额的平均水平运距超过劳动定额规定水平运距部分。
人工幅度差 指在劳动定额作业时间之外,在预算定额应考虑的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所发生的各种工时损失。
人工幅度差计算公式如下: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
(2)以现场测定资料为基础计算人工工日数的方法
遇劳动定额缺项的需要进行测定项目,可采用现场工作日写实等测时方法查定和计算定额的人工耗用量。
4.材料消耗指标的计算方法
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材料数量,按用途划分为以下四种:
(1)主要材料 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其中也包括成品、半成品的材料。
(2)辅助材料 构成工程实体除主要材料外的其他材料。如垫木钉子、铅丝等。
(3)周转性材料 指脚手架、模板等多次周转使用的不构成工程实体的摊销性材料。
(4)其他材料 指用量较少,难以计量的零星用料:如棉砂、编号用的油漆等。
5.材料消耗量计算方法主要有
(1)凡有标准规格的材料,按规范要求计算定额计量单位耗用量,如砖、防水卷材、块料面层等。
(2)凡设计图纸标注尺寸及下料要求的按设计图纸尺寸计算材料净用量,如门窗制作用材料、方、板料等。
(3)换算法 各种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的配合比用料,可以根据要求条件换算,得出材料用量。
(4)测定法 包括实验室试验法和现场观察法。
材料损耗量,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如现场内材料运输耗砂及施工操作过程中的损耗等。其关系式如下: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量或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损耗率)
其他材料的确定。按工艺测算并在定额项目材料计算表内列出名称、数量,并依编制期价格占主要材料的比率计算,列在定额材料栏之下,定额内可不列材料名称及消耗量。
6.机械台班消耗指标的确定方法
(1)根据施工定额确定机械台班消耗量的计算。这种方法是指施工定额或劳动定额中机械台班产量加机械幅度差计算预算定额的机械台班消耗量。其计算式为:
预算定额机械耗用台班=劳动定额机械耗用台班×(1+机械幅度差率)
(2)以现场测定资料为基础确定机械台班消耗量。如遇施工定额(劳动定额)缺项者,则需依单位时间完成的产量测定。
概算定额及其编制
1.概算定额的概念和用途
概算定额是在预算定额基础上以主要分项工程为准,综合相关分项的扩大定额,全称为建筑安装工程概算定额。它是综合扩大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标准。
概算定额的用途是:
(1)初步设计阶段建设项目概算的依据;
(2)进行设计方案比较的依据;
(3)编制主要材料需要量的计算基础;
(4)实行总承包时作为已完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
(5)编制概算指标的依据。
2.概算定额的编制原则和依据
(1)概算定额的编制原则 应该贯彻社会平均水平和简明适用的原则,与预算定额保留一定的水平差。
(2)概算定额的编制步骤 一般分为准备阶段、编制阶段、审查报批三个阶段。
(3)概算定额的基本内容和形式。一般由文字说明、定额项目表格和附录三部分组成。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概念及组成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是指从工程筹建起到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为止的整个建设期间,除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和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以外的,为保证建设顺利完成和交付使用后能够正常发挥效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工程建设的其他费用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土地使用费;第二类是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其他费用;第三类是与未来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费用。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是指建设项目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取得有限期的土地使用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支付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1.国家是城市土地的唯一所有者,第一层次是城市政府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给用地者,第二层次及以下层次的转让则发生在使用者之间。
2.城市土地的出让和转让可采用协议、招标、公开拍卖等方式。
3.在有偿出让和转让土地时,政府对地价不作统一规定。
4.政府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年限,一般可在30~99年之间。按照地面附属建筑物的折旧年限,以50年较为适宜。
5.土地有偿出让和转让。
(1)有偿出让和转让使用权,要向土地受让者征收契税;
(2)转让土地如有增值,要向转让者征收土地增值税;
(3)在土地转让期间,土地使用者应向国家缴纳土地占用费。
人工单价的组成内容
人工单价是指一个建筑安装工人一个工作日在预算中应计入的全部人工费用。
人工单价的组成内容如下:
1.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年功工资;
2.工资性补贴:交通补贴、流动施工津贴;
3.辅助工资:非工作日工资;
4.劳保福利费:劳动保护、书报费、洗理费、取暖费。
材料预算价格及其组成
材料预算价格是指材料(包括构件、成品及半成品等)从其来源地(或交货地点)到达施工工地仓库后的出库价格。材料预算价格组成如下:
1.供应价
供应价也就是材料的进价。一般包括货价和供销部门经营费(加价)两部分。这是材料预算价格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
2.包装费
包装费是为使材料在搬运、保管中不受损失或便于运输而对材料进行包装发生的净费用。但不包括已计入材料原价的包装费。
3.运输费
运输费是指材料由采购地点运至工地仓库的全程运输费用。运输费用包括:车船运费、调车和驳船费、装卸费和附加工作费等项内容。
4.运输损耗费
是指材料在外出和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合理损耗。
5.采购及保管费
是指为组织材料的采购、供应和保管所发生的各项必要费用。采购及保管费一般按材料到库价格的比率取定。
5.燃料动力费计算公式:
台班燃料动力费=台班燃料动力消耗量×相应单价
6.人工费计算公式:
台班人工费=定额机上人工工日×日工资单价
定额机上人工工日=机上定员工日×(1+增加工日系数)
7.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计算公式:
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载重量(或核定自重吨位)×(养路费标准元/吨×月×12+车船使用税标准元/吨×年)÷年工作台班
工程单价的编制依据
1.预算定额和概算定额
编制预算单价或概算单价,主要依据之一是预算定额或概算定额。首先,根据定额的分期划分工程单价的分项,工程单价的编号、名称、诸单位的确定均以相应的定额为依据。其次,分部分项工程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的种类和数量,也是依据相应的定额。
2.人工单价、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单价
在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料、机的消耗数量确定后,再依据上述三项“价”的因素,计算出分部分项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进而计算出工程单价。
3.现场经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的取费标准
这是计算综合单价的必要依据。
概算指标及其作用、编制原则
1.概算指标及其作用
建筑安装工程概算指标是以整个建筑物和构筑面积、体积或成套设备装置的台或组为计量单位而规定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标准和造价指标。建筑安装工程概算指标比概算定额更加概括与扩大。概算指标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点:
(1)概算指标可以作为编制投资估算的参考。
(2)概算指标中的主要材料指标可作为匡算主要材料用量的依据。
(3)概算指标是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方案比较,建设单位选取址的一种依据。
(4)概算指标是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确定投资额的主要依据。
2.概算指标的编制原则
(1)按平均水平确定概算指标,遵循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2)概算指标的形式和内容要做到简明适用、粗而不漏。
(3)概算指标的编制依据必须具有代表性,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
投资估算指标
投资估算指标涉及建设前期、建设实施期和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期等各个阶段的费用开支,内容因行业不同各异,一般可分为建设项目综合指标、单项工程指标和单位工程指标等三个层次。
1.建设项目综合指标
指按规定应列入建设项目总投资的从立项筹建开始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全部投资额。
建设项目综合指标一般以项目的综合生产能力单位投资表示,如元/kW、元/T.或以使用功能表示,如医院床位:元/床。
2.单项工程指标
指按规定应列入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使用效益的单项工程内的全部投资额,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及生产工器具购置费和其他费用。新时期工程一般可划分主要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环境保护工程、总图运输工程、厂区服务设施、生产福利设施、厂外工程等部分。
单项工程指标一般以单项工程生产能力单位投资如元/T或其他单位表示。如:变配电门:元/ KVA;锅炉房:元/吨蒸汽;供水站:元/m3;办公室、仓库、宿舍、住宅等房屋则区别不同结构形式以元/m2示。
3.单位工程指标
指按规定应列入能独立设计、施工的工程项目的费用,即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工程量清单概念
工程量清单是指“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可以将各种经济、技术、质量、进度等因素充分细化考虑到单价的确定上,并以“活价格”的形式出现,因而可以做到科学、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有利于通过公平竞争形成造价。同时,工程量清单计价从技术上便于规范招投标过程中有关各方的计价行为,避免“暗箱操作”,增加透明度。
工程量清单的优点
1.工程量清单招标为投标单位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基础。由于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包括了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由招标人负责统一提供,从而有效保证了投标单位竞争基础的一致性,充分体现招投标竞争的原则。同时,简化了投标报价的计算过程,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2.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有利于“质”与“量”的结合,体现企业的自主性。质量、造价、工期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投标企业报价时必须综合考虑招标文件规定完成工程量清单所需的全部费用,不仅要考虑工程本身的实际情况,还要求企业将进度、质量、工艺及管理技术等方案落实到清单项目报价中,在竞争中真正体现企业的综合实力。
3.工程量清单计价有利于风险的合理分担。投标单位只对自己的所报的成本、单价等负责,而对工程量的变更或计算错误等不负责任,因此由这部分引起的风险也由业主承担,这种格局符合风险合理分担与责权利关系对等的原则。
4.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淡化了标底的作用,有利于标底的管理和控制。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是公开的。同时,标底的作用也在招标中淡化,只是起到一定的控制或最高限价作用,对评定标的影响越来越小,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标底泄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5.工程量清单招标有利于企业精心控制成本,通过对单位工程成本、利润进行分析,统筹考虑,精心选择施工方案,逐步建立企业自己的定额库,从而不断地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6.工程量清单招标有利于控制工程索赔。在传统的招标方式中,“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设计变更、现场鉴证、技术措施费用及价格是索赔的主要内容。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中,由于单项工程的综合单价不因施工数量变化、施工难易程度、施工技术措施差异、取费等变化而调整,大大减少单位不合理索赔的可能。
分部分项工程量规定
1.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包括的内容,应满足两方面的要求:其一要满足规范管理的要求;二要满足计价的要求。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应实行四个统一,即项目编码统一、项目名称统一、计量单位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
2.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编码以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9位为全国统一编码,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时应按附录中的相应编码设置,不得变动;后3位是清单项目名称编码,由清单编制人根据设置的清单项目编制。
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名称的设置,应考虑三个因素,一是附录中的项目名称;二是附录中的项目特征;三是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量清单编制时,以附录中的项目名称为主体,考虑该项目的规格、型号、材质等特征要求,结合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使其工程量清单项目名称具体化、细化,能够反映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4.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划分,是以一个“综合实体”考虑的,一般包括多项工作内容,而传统的预算定额项目的划分,是以单一的施工工序进行设置的。因此,二者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是有区别的。
工程量清单计
1.工程量清单计价价款,指完成招标文件规定的工程量清单项目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和规费、税金;(2)完成每分项工程所含全部工程内容的费用;(3)完成每项工程内容所需的全部费用(规费、税金除外);(4)工程量清单项目中没有体现的,施工中又必须发生的工程内容所需的费用;(5)考虑风险因素而增加的费用。
2.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综合单位计价,综合单位计价是有别于现行定额工料单价计价的另一单价计价方式,应包括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全部费用,综合单价包括除规费、税金以外的全部费用。综合单价不但适用于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也适用于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等。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综合单价,不得包括招标人自行采购材料的价表。
3.措施项目清单中所列的措施项目均以“一项”提出,所以计价时,首先应详细分析其所含工程内容,然后确定其综合单价。措施项目不同,其综合单价组成内容可能有差异。
4.其他项目清单中的预留金、材料购置费和零星工作项目费,均以估算、预测数量,虽在投标时计入投标人的报价中,不应视为投标人所有。竣工结算时,应按承包人实际完成的工作内容结算,剩余部分仍归招标人所有。
工程造价指数及其分类
工程造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由于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影响程度的一种指标,它是调整工程造价价差的依据。工程造价指数反映了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的价格变动趋势。
首先,可以利用工程造价指数分析价格变动趋势及其原因。第二,可以利用工程造价指数估计工程造价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第三,工程造价指数是工程承发包双方进行工程估价和结算的重要依据。
工程造价指数可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按照工程范围、类别、用途分类
(1)新时期价格指数
新时期价格指数是分别反映各类工程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及主要设备报告期价格对基期价格的变化程度的指标。可利用它研究主要单项价格变化的情况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如人工费价格指数、主要材料价格指数、施工机械台班价格指数、主要设备价格指数等。
(2)综合造价指数
综合造价指数是综合反映各类项目或单项工程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设备费等报告期价格对基期价格变化而影响工程造价程度的指标,是研究造价总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主要依据。如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指数、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造价指数、建筑安装工程直接费造价指数、其他直接费及间接费造价指数、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造价指数等。
2.按造价资料期限长短分类
(1)时点造价指数 不同时点(例如2002年12月12日8时对上一年同一时点)价格对比计算的相对数。
(2)月指数 不同月份价格对比计算的相对数。
(3)季指数 不同季度价格对比计算的相对数。
(4)年指数 不同年度价格对比计算的相对数。
3.按不同基期分类
(1)定基指数 各时期价格与某固定时期的价格对比后编制的指数。
(2)环比指数 各时期价格都以其前一期价格为基础计算的造价指数。例如,与上月对比计算的指数,为月环比指数。
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及其内容
工程造价资料是指已建成竣工和在建的有使用价值的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概算、施工预算、工程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单位工程施工成本以及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新施工工艺等建筑安装工程分部分项的单价分析等资料。
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建设项目和单项工程造价资料
(1)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技术经济条件。如建设地点、建设工期、建设标准等。
(2)主要的工程量、材料用量和主要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
(3)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竣工决算及造价指数等。
2.单位工程造价资料
包括工程内容、建筑结构特征、主要工程量、主要材料用量和单价、人工工日及单价、工程单位造价等。
3.其他
有关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料、机的用量。
造价资料积及管理
1.造价资料积累制度的建立
1991年11月,国家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制度的几点意见》的文件,标志着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制度的建立,对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2.资料数据库的建立和网络化的管理
通过计算机的使用,建立工程造价资料的资料数据库,以便进行数据的统一管理和信息交流。通过数据库网络化的管理可大量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信息的交流程度,提高资源的共享度,为工程造价确定的各阶段提供服务。